首页#辉达娱乐注册#登录平台-429783.cn
  • 网站注册
  • 网站登录
  • 网站招商
  • 文章正文
  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良田沃野绘“丰”景
    作者:admin 发布于:2025-06-14 03:23 文字:【 】【 】【
    摘要: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。70年来,特别是新时代以来,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统筹谋划新疆工作,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,推动新疆工作取得历史性

     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。70年来,特别是新时代以来,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统筹谋划新疆工作,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,推动新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,发生历史性变革。即日起,天山网-新疆日报开设“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”专栏,生动讲述新疆各族人民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鲜活故事,全面展现新疆社会开放自信、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新面貌新气象。

      “农,天下之大本也。”土地,是农业的根基,更是粮食安全的命门。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高标准农田建设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,关乎着粮食生产的大计。

  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新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不断加大资金投入,完善水利灌溉、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,致力于提升耕地质量。近年来,新疆更是构建起“五统一”管理机制,全疆上下协同发力。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,新疆农田实现质的飞跃,过去零散破碎、靠天吃饭、产量低下的土地,转变为如今集中连片、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的肥沃良田,为“中国饭碗”注入了更坚实的新疆力量。

      截至2024年底,新疆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989万亩,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2.8%,占耕地面积的56.7%。

      春耕时节,玛纳斯县包家店镇的高标准农田里,无人驾驶智能玉米播种机在北斗定位下有序作业;沙雅县海楼镇农田中,无人机“一键起飞”,为棉农提供植保服务……这些热火朝天的春耕场景,正是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生动展现。

      近日,在玛纳斯包家店镇的高标准农田上,搭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无人驾驶智能一体化玉米播种机,正沿着预设的路线,稳健而高效地完成播种、铺设滴灌带、覆膜及覆土等一系列作业。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    曾经,新疆的农田“零、散、碎”,一些地方土地盐碱化、沙化严重,“巴掌田”“补丁田”遍布。

     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,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”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“高标准农田”概念;2013年国务院批复实施《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》;2018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—2022年)》,提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重大工程。这些重大战略规划,为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了方向、目标、路径、步骤和措施。

  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表重要讲话、作出重要指示。新疆闻令而动,深入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以“五统一”(统一规划布局、统一建设标准、统一组织实施、统一验收考核、统一上图入库)管理机制为牵引,整合发改、财政、水利等多部门资源,掀起一场土地整合的革命。

      “过去田块分散,最大的不过十几亩,浇水要跑几公里,很费劲。”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村民王海燕说,如今,种田无需下地灌溉,在磅房和手机上便可操控,一个人就能管好200多亩地。

      近年来,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,在村党支部的动员下,甬库团结村内9000亩土地都交给了村里种植大户管理,形成化零为整的集约化管理。2023年,该村棉花籽棉亩产从300公斤增加到近500公斤,小麦亩产由过去的300公斤增加到700公斤,土地流转费从每亩几十元涨至900元。

      在新疆,这不是个例。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新疆广袤大地上持续推进,越来越多的“巴掌田”实现华丽转身,变成万亩良田。它们见证着新疆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,从分散走向集约。

      在尉犁县的棉田里,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部长郭世学看着三台“铁牛”并排行进,北斗导航屏上跳动的数据让他感慨万千:“过去5个人汗流浃背种植20亩,现在一台拖拉机日播种120亩,误差不过两厘米。”

      曾经,农民们踩着晨露赶着毛驴下地,手中的坎土曼在板结的土地上划出深浅不一的沟壑。如今,智能农机在广袤棉田画出笔直线条,水肥精准滴灌浸润沃土,新疆正经历着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知天而作”的深刻嬗变。

      连日来,麦盖提县依托植保无人机“飞防”技术开展高效春管作业,通过精准施药、高效管护,为夏粮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。麦盖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    在喀什市阿克喀什乡兰干村种植户李建财的3000亩棉田里,北斗导航播种机、无人机植保、自动化采棉机组成智慧方阵。他说:“以前春播要看云识天气,现在靠卫星定株距;过去浇水全凭经验,如今手机能看土壤墒情。”

      而在墨玉县玉西开发区,也有着同样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这里土壤盐碱度高、水资源匮乏,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墨玉县科学规划水资源利用,投资建设975万立方米沉砂调节池和53.6公里自压输水管道,形成“现代坎儿井”输水体系,利用地势落差实现自流灌溉,年供水量达2770万立方米,春灌保障率从以前的不足60%提升到现在的95%。

      墨玉县扎瓦镇兰干村村民买提托尔逊·托尔逊泥亚孜高兴地说:“以前春灌时总是缺水,庄稼长势不好,现在有了沉砂调节池和自压输水管道,水直接送到地里,再也不用为浇水发愁了。”

      科技的融入,让曾经依赖大量人力的劳力田,转变为高效、智能的智慧田,农业生产变得更加轻松、高产。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,新疆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18年的0.55提高到2024年的0.582。

  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,新疆粮食总产量为110万吨,仅占全国粮食总产的0.97%。党的十八大之后,随着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的全面推进,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速度突飞猛进。

      4月10日,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色满村辣椒基地机械轰鸣,辣椒移栽机沿着规划好的田垄,精准有序地进行辣椒移栽作业。伽师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    2024年,新疆粮食产能实现大幅提升,全年粮食单产达524.8公斤/亩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0公斤,历史上首次排名全国第一。

      粮食平均单产较2023年增加24.7公斤,单产增量是全国平均水平近5倍。

      2024年,新疆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4440万亩,较上年增加202.8万亩,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;粮食总产466亿斤,较上年增加42.2亿斤。

      新疆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,包揽了全国小麦、玉米大面积单产纪录。小麦百亩、千亩、万亩单产分别创出795.8公斤、756.2公斤、720.39公斤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;玉米千亩、万亩、百万亩单产分别创出1550.15公斤、1392.7公斤、1164.7公斤全国大面积高产新纪录。

      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哈迪勒克村,村民阿布来海提·依地力司曾守着自家几亩地生活。“以前种地累半天,收入也就够填饱肚子。”他回忆说。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后,村里可耕地增加,粮食、棉花产量大幅提升。他把地流转给合作社,和妻子成为管理员,还利用农闲外出务工,家庭年收入7万多元。

      从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好”,从“保产量”到“促振兴”,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发的乘数效应,正在天山南北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。

      粮安天下,地稳根基,新疆的“致富田”里,生长着端牢“中国饭碗”的底气与希望。

      2025年4月10日,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,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,美轮美奂,美不胜收

      2025年4月1日,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,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,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

      引江济淮菜巢线日,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,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,菜(子湖)巢(湖)线

      2025年3月31日,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,太湖之滨,桃花、樱花、油菜花等竞相绽放,生态优美,春景如画

      2025年2月25日,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,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,工人正加紧施工。

      2025年2月7日,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、灿若红霞,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,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

      2025年2月5日,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,一场非遗英歌舞、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,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,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

      2025年1月20日,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,游船与湖水、植被、高楼相互映衬,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

      2025年1月16日,受低温天气影响,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“硝花”景观,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,美不胜收。

      一位“行者”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,遮掩着绝世的面庞,一面“古镜”掩埋于厚重的沙下,刻满了时间的裂痕。

      2025年1月9日,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,雪景如画

      2025年1月5日,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,游客自拍合影。

      2024年12月8日,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,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,冬韵如画。

      2024年12月10日,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,青山环绕树木葱茏,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。

      2024年12月6日,古城苏州街头,成片的银杏、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,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。

      2024年12月6日,初冬时节,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,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。

      2024年11月30日,初冬时节,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,树木换上新装,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,吸引不少市民、游客前往赏景。

    相关推荐
  • 锚定新型工业化强县“潜力股”如东迈向下一个十年
  •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良田沃野绘“丰”景
  • 赤峰五条千亿级产业链构筑工业新高地
  • b体育登录入口app最新版独家揭秘娱乐圈最新风云明星情感事业全方位解析
  • 《血源》主创鸟山晃之成立天狼星工作室:专注3A开发
  • 6月11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
  • 新消费日报 浙江省加大游戏出海资金扶持;星巴克官宣首个由生成式AI驱动的店
  • 在线玩机版网页版登录入口app下载
  • 【议事厅】6轮21球! 曼城=英超史上进攻最强
  • 探访大运村:揭秘运动员的五心级生活场景
  • 脚注信息
    Copyright © 2025 首页#辉达娱乐注册#登录平台-429783.cn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